第206章 试行竞标_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
笔趣阁 > 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 > 第206章 试行竞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6章 试行竞标

  青砖为何烧制之后会如此坚固?因为它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。

  那么黏土是否同样能制造粘合物取代黄泥浆呢?

  刘星和黛琦的研究方向自是如此。

  “黄泥的粘性不够,固化之后也不够坚固。我们不妨改用黏土,但黏土不经烧制固化之后也不够坚固,所以我们还需要改进才行。”黛琦提议道。

  刘星闻言若有所思,顺着黛琦的思路道:“可以试试加入其它石料。”

  有了方向,便简单多了,加上刘平一起,三人开始寻找各种石料试验起来。

  如此又过了数日,他们试验了多种石料但效果并不怎么好。就在一筹莫展之际,刘平突然想到了石灰。

  此时人们对石灰已有不少了解,更有详细记载“近山生石,青白色,作灶烧竟,以水沃之,即热蒸而解末矣”。

  那么反过来想,在某种特定情况下,风干之后是不是也能凝结坚固呢?

  刘平一番思考后,提出了这个设想。

  “妙啊。”刘星茅塞顿开,“若以黏土与之结合,待风干之后,黏土可使之凝合,而起其本身则为坚固,两者相辅相成,未必不能实现。”

  “那我们便去采石试验吧。”黛琦表现的神色兴奋迫不及待,心说总算往这方面想了,没有白费她这几天的引导啊。

  于是刘家父子与黛琦备好工具一同上山采石。

  并州本就矿产丰富,而石灰石更是储量巨大,无需刻意勘查便能找到。

  采石、磨粉、烧制……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制作以及多次试验改进之后,他们终于烧制出了一份性能良好的水泥。

  “试试看效果。”刘星紧张的舀了一瓢放在盆中,加入适量清水,搅拌均匀后用它砌了几块青砖,然后放在火上烘烤。

  待烘干之后便取了下来,刘星顺手用铁钳敲了敲,发现青砖果然牢固的粘合在一起,没有脱落的迹象。

  “成了!”刘星老怀开慰的笑道。

  刘平和黛琦对视一眼,也露出了激动的神情。

  “刘师傅,此物意义甚大,若能推行全国将是多大的功德?刘师傅也能青史留名了!”黛琦刻意引导道。

  刘星眼前一亮,是啊,他发明如此重要之物,若能惠及全国,必定能青史留名!那他也算是光宗耀祖了!

  “阿爹,不如将此物献给晋王殿下吧?晋王贤明,必会为阿爹请功。”刘平也对这个前景憧憬不已,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提议道。

  “好,咱们这就去求见晋王。”刘星略作思忖,便下定决心道。

  于是三人用盒子装上水泥成品,如护送传国玉玺一样慎重的前去晋王府。

  黛琦也没有趁机离开,而是一路随行,护送他们抵达了晋王府。

  寻常人在王府外张望徘徊,守卫肯定早就上前驱赶,但架不住黛琦混在他们当间,守卫也不是瞎的,一眼就看到了她,心里也嘀咕呢,这黛侯今日又作什么妖?还穿成这样,是脑阔有什么疾病吗?

  “草,草民刘星,求,求见晋王殿下,劳烦官爷通报则个。”刘星上前躬身拱手,小心翼翼的说道。

  守卫看了一眼黛琦,见她冲这边使眼色便故意装作不认得的模样淡淡开口道:“何事求见殿下?”

  “回官爷,草民有宝物献上。”刘星连忙奉上盒子。

  守卫好奇的打开瞥了一眼,不由得一愣,这不就是一堆灰么?难道是什么神土?不过他也没多问,暂时将盒子推回去:“你且等着。”

  说完,他便转身进府去通报杨广。

  杨广得了通报,心中一松,暗道总算弄出来了,这几天的等待没白费,于是连忙让守卫将他们带进来。

  刘星父子都是本本分分的匠人,即便是县令都没见过,毕竟这年头无缘无故见官可不是什么好事,如今乍一进入富丽堂皇的王府还要见晋王,一时有些不知所措,神态拘谨的很。

  反倒是黛琦悠闲的样子成了另类,让父子俩也十分不解,他一个成天被别的乞丐欺负的小乞儿是怎么做到的?心大也不是这么个大法的。

  很快,三人抵达了正堂,而杨广正在此处等他们。

  杨广屏退了左右,只留了他们三人。

  “参见晋王殿下。”刘星父子连忙跪下行礼。

  见黛琦还站着,刘星连忙拽她一下,悄声道:“你还傻站着做什么?赶紧行礼,免得惹殿下不快。”

  “嗯,咳。”黛琦一时都不知道怎么解释,站在那儿好不尴尬。

  “免礼吧。”杨广虚扶一下,然后看向黛琦,“你怎么还穿成这样?没跟两位师傅说明吗?”

  “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嘛。”黛琦摆摆手,“我这就去换身衣服。”

  说完转身拔腿就跑,只留下刘星父子面对杨广。

  父子俩傻眼了,这又是怎么回事?

  杨广平易近人的笑道:“两位师傅请坐,方才那位是黛侯,与你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,还请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
  “黛,黛侯?”刘星期期艾艾道,“殿下的意思是,一直在草民家中帮忙的小乞儿是位侯爷?!”

  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好不好!

  “黛侯性情率真,不拘一格,刘师傅不必介怀,就当她去你家玩了几天吧。”杨广安抚一句,转而说道,“刘师傅要献给孤的宝物在哪?”

  刘星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将盒子呈上去。惊慌过后,心情渐渐平复,刘星也回过味来了,这黛侯哪里是去他家玩的哦,分明就是故意引着他发明这“水泥”。

  亏他之前还沾沾自喜,以为自己做了前无古人的创举,现在想来,不过是人家有心带着他发达一次。

  汗颜啊汗颜。

  不过又有一个疑惑,那就是黛琦为何偏偏选中他们了呢?

  想不通,但也不敢问啊。

  杨广余光瞥见刘星神情,便知他在疑惑什么,但也没多做解释,随即打开盒子查看里面的水泥。

  “刘师傅说说此物用途吧。”杨广吩咐道。

  “是。”刘星心中一紧,连忙正色将水泥用途详细说了。

  杨广听完神色大悦,夸赞道:“刘师傅技艺精湛,推陈出新,且心怀天下,毫不藏私,当为匠人之典范。”

  “谢殿下称赞,草民愧不敢当,多亏黛侯提点,否则草民万万想不出这等妙法。”刘星听到杨广这番夸张,忽然福至心灵,明白了为何黛琦要选他们家了,大概就是看中他们为人忠厚这一点吧。

  想通了之后,刘星更不敢居功了,将功劳都往黛琦头上推去。

  刘平继承了他忠厚的性格,对此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,反而还跟着附和。

  杨广见状,微微点头,暗道这对父子果然是老实的,心中颇为满意。

  “刘师傅不必谦虚,此物既然是你们研制出来的,若当真有你所说那般功效,便是利国利民的大功德,孤自会上表朝廷为你们请功。”杨广也不吝于给他们一个承诺。

  刘星父子神色一震,颇有些不敢置信,愣了几息后才诚惶诚恐的叩谢:“谢殿下恩典。”

  “不必多礼。”杨广再次抬手虚扶,“两位师傅可否为孤演示一番此物作用?”

  “遵命。”刘星父子连忙应下。

  正好黛琦也换了衣服过来了,听到杨广的吩咐,便主动去提了水过来。

  “不如到院中演示吧?将水泥浇在未曾铺砖的泥地上看看效果如何。”黛琦建议道。

  “好。”杨广点头应下,将装着水泥的盒子重新递还给刘星。

  刘星父子便按照黛琦所说去做。

  这回黛琦直接以内力烘干了水泥,不多时泥地上便形成了一片坚固的水泥地。

  “果然不错。”杨广伸手在水泥地上摁了摁,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,随即他看向刘星父子,“此物用途极广,必然要大量烧制推行全国,故而配方必不能归一家所有。”

  “全凭殿下处置。”刘星十分上道的说道。

  “刘师傅果然深明大义。”杨广满意道,“刘师傅功在社稷,朝廷必有嘉奖。”

  说完,杨广又让人取了一百两银子交给他们。

  刘星父子自是千恩万谢。

  送走他们之后,杨广先写了一封奏疏连同水泥一起命人送往京城呈交御前,然后才与黛琦一起商量起如何推广。

  若是由官府经营,必然耗财耗力,不仅开支巨大,更要安排大量人手,若是监管不力又容易滋生贪污腐败。无疑是增大朝廷负担。

  于是黛琦提出由商家竞标,且不限定一家商家,可由多家同时中标,亦或是联合中标。如此不仅省了朝廷的人力物力,还可创收。更重要的,一旦形成一条产业链,那带来的就是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了。

  如此一来,不仅能加强基础建设,更能让处在产业链中的人从中获利,可谓一举多得。

  “然而商户地位低下,让他们参与国事,恐遭士族阻碍。”杨广不禁皱眉。

  “士族名下亦有商铺,说到底他们还是有利可图,故而仅仅竞标一事他们不会反对,但他们定然会设法将无背景无后台的商人排挤在外,这才是最大的难处。”黛琦分析道,“但自古商人轻贱,非一朝一夕可改变的,慢慢来就是了。一国之经济绝离不了商业,自然就离不了商人,二郎若能令商业大兴,何愁国将不富?”

  而黛琦其实还有一个目标,那就是国富民强之后免除农业税!在历史上,这一伟大创举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完成,那位签下免除农业税主席令的伟人是她最敬佩的人之一。而如今,她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这项伟大创举提前一千五百年完成!

  只是如今一切为时尚早,说这个也不过是天方夜谭而已,毕竟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其他产业十分发达,税收不必再依靠农业,所以此时黛琦只能将它压在了心底。

  杨广闻言神色一震,大为触动,眼前仿佛迷雾拨开,呈现出一条强国大道。

  “先在并州境内施行,待见成效之后再上表朝廷,也有说服力。”黛琦提议道,“不过有一点要额外注意,便是在生产时需注意环境保护,不可污染环境。”

  事实上,古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很强的,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”的理念。而历朝历代以来也都有封山禁令,只有在固定时间才会解除允许百姓进入山中砍伐。

  听到黛琦的提议,杨广自然也是极为重视的。

  “那便再定一条养护自然之规定。”杨广决定道。

  而关于竞标一事,则索性由苍穹宫牵头——毕竟放着这么好的托不用岂不是太暴殄天物了?

  苍穹宫在商界的地位首屈一指,有它振臂一呼,必然响应者众。

  刚好谢玉被黛琦留了下来,此时便能派上用场了,就由他代表苍穹宫参加竞标。

  盖着王府大印的榜文一经贴出就引起了剧烈反响,虽然竞标一事颇为新鲜,商人们也不敢轻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但就冲着晋王府的面子他们也会积极参加。

  竞标地点就设在晋王府中的一座名为梅园的园林中,这一日,晋王府门庭若市,高朋满座。前来的商户中,绝大部分都是背靠世家的或者干脆就是世家门人,也有少部分白手起家的平民百姓。

  但不论是何身份背景,杨广都表示了欢迎。

  待众人行礼过后,杨广便开口道:“诸位都免礼入座吧,今日孤请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诸位已从榜文中得知,话不多说,孤先请诸位看一物。”

  话音刚落,他便命人呈上水泥,简单介绍了一下水泥的作用,杨广便命人当众演示。

  一众商户听完杨广的介绍,不由得瞪大了双眼,显然都为之震撼了。若当真如此,那其中的商机不用杨广说他们也都知道有多大了。

  但如此重要之事,杨广当真要让他们一群商人参与?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一些。

  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